Jean-Claude Ramonet自1983年起,創辦人Pierre Ramonet的孫子Noël與Jean-Claude便與父親André並肩作業,逐步承擔起釀造與經營的重任。2014年Noël退出酒莊日常運營後,酒款開始以Jean-Claude Ramonet的名字命名。自2016年起,Jean-Claude的女兒Anne-France與Clarisse也加入團隊,與家族成員與長期夥伴們共同管理約9人的小型團隊,將這段跨越三代的傳承延續下去。 Jean-Claude與他的女兒Anne-France(左)和Clarisse(右) (圖/winespectator.com) 釀酒哲學Ramonet對葡萄藤的要求一向嚴格,他們堅信唯有達到一定年齡的葡萄藤,才能孕育出高品質的果實。因此,只有超過12年樹齡的葡萄藤,才能被允許釀造成AOC等級的酒款。未達標的葡萄,會以桶裝出售,或是直接降級。也正因如此,Ramonet Chassagne-Montrachet村級酒格外出眾,品質自然高人一等。 酒莊剪枝和採收過程 (圖/corderodistribuzione.com) 白酒釀造上,Ramonet堅持不進行攪桶(batonnage)。對他們而言,釀酒是一門「欲速則不達」的藝術,攪桶會加速酒體的發展,卻同時提高氧化風險。新橡木桶的使用上,他們同樣格外謹慎:村級酒僅用25–30%新桶,一級園約40%,而特級園則介於50–75%之間,其中以Montrachet特級園的比例最高。 裝瓶時間上,Ramonet也有自己獨特的節奏。一部分白酒會熟成12個月後裝瓶,但大部分酒款則會延長至第二個冬季。不同園地的時間安排也有所差異:Chassagne-Montrachet村級約在第二年9月裝瓶,一級園的Puligny與Chassagne-Montrachet約在11月,更高級的Caillerets與Ruchottes要等到第三年的2月,特級園則常需歷經超過20個月的陳釀才會出售。 對Ramonet而言,裝瓶時間並非固定規則,而是憑藉經驗與敏銳觀察,為每款酒尋找最佳的成熟節點。這種對細節的拿捏,正是成就偉大之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