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maine Auguste ClapeClape家族原本世代定居於Languedoc,直到1906年爆發激烈的酒農罷工,Auguste的祖父才被迫遷往北隆河,從零開始。在陡峭的隆河西坡,他們一步一腳印地重建家業。過去,Cornas多數酒農將葡萄賣給酒商(négociants),只有Auguste打破慣例,成為首位親自裝瓶的種植者,他的這一步,為日後Thierry Allemand等當代名家鋪路。 Auguste曾擔任Cornas村長,為人謙遜沉穩、氣度非凡。他從不張揚,卻以無聲的實力令人敬仰。即使到了晚年,他依舊年年進步,對葡萄酒與自身的要求毫不鬆懈。直至2018年以93歲的高齡辭世,他的精神早已成為Cornas的象徵。 之後,酒莊由兒子Pierre-Marie接掌重任。2002年,Pierre-Marie的兒子Olivier Clape在海外累積豐富釀酒經驗後回到家族莊園,正式投入釀造與管理。父子倆並肩作業,延續家族對葡萄園與傳統工藝的守護。不幸的是,Pierre-Marie於2025年6月因癌症辭世,享年74歲,他的離去為隆河一段傳奇篇章劃下句點。 Pierre-Marie(左)Olivier(右) (圖/ jebdunnuck instagram & kermitlynch.com ) 陡坡之上的葡萄園哲學Clape家族僅擁有8公頃葡萄園,分布在Cornas地區最陡峭的梯田坡地上。這些極端的地形,無法進行任何機械耕種,只能仰賴雙手完成,這不僅是體力的挑戰,更是對意志力與熱情的考驗。 Cornas地區梯田坡地 (圖/kermitlynch.com) 他們的葡萄園管理,沒有過多的制度規範,一切全靠經驗、直覺與對自然的尊重。主要地塊如Reynards、La Côte、Chaillot、Geynale、Petite Côte、Sabarotte,都位在日照充足、花崗岩底土的精華地帶,是產區中極具潛力與表現力的風土。 他們堅信:「關鍵在於老藤與成熟度。」因此,他們會盡可能推遲採收時間,只為了在雨季來臨前,讓果實達到最佳的成熟狀態,雖然冒著極高的風險,但帶來的回報也非常迷人。 老派釀法的時光雕琢釀造方面,Clape堅持每塊地的葡萄,都採用整串發酵(whole-cluster fermentation),並且全程使用原生酵母。發酵完成後,酒液進入舊式橢圓形大桶(foudres)中進行12至22個月的熟成,藉由時間的沉澱,帶出葡萄酒天然的複雜度與張力。這些Cornas酒款具備驚人的陳年潛力,深邃、具結構性,同時保有北隆河Syrah的野性與礦石氣息。 Auguste Clape酒窖 (圖/botti.no) |